Slider

在远大铝业AI生产车间,龙鹏正专注于零部件的精度测量,对他来说,数据达标并非难题,更重要的是要实现“领先超越”。从业15年来,“追求卓越”是龙鹏的工作态度。

机床就像“老伙计” 你得懂它 2010年,龙鹏进入远大铝业,从普通铣工做起。在“老带新”的工作机制下,龙鹏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设备故障、解决工作难题,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,迅速成长为铝业车间的技术能手。

当车间引进首批高精度数控铣床时,龙鹏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成为首批受训操作员。“新机器编程复杂,刚开始总出问题。”龙鹏回忆,有一次加工一批异型构件,刀具总在某个角度崩刃。他对照手册调试无果,索性全天蹲在机床旁观察,最终发现是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匹配问题。调整后,不仅解决了崩刃,效率还提高了15%。

“机床不是冷冰冰的铁盒子,它是有呼吸的伙伴。”在龙鹏的维修笔记里,记录着每台设备独特的“性格”:1号机床在湿度60%时Z轴会微微颤动,3号机床的伺服电机在连续工作8小时后需要“深呼吸”……这种近乎玄学的洞察力,实则是15年经验积累形成的肌肉记忆。

创新求变 生产线的“技术大脑” 作为远大铝业首批掌握数铣自动化的技术骨干,龙鹏不仅是操作者,更是革新者。面对传统数铣加工效率瓶颈,龙鹏没有选择安于现状,而是主动请缨,投身于工厂数铣自动化编程技术的升级改造之中。他与团队深入钻研设备原理,细致分析现有编程流程中的痛点与不足,通过对设备端口的改造结合软件模拟算法,实现了编程效率的跨越式提升,数铣设备整体加工效率提升20%以上。

“龙师傅不仅技术全面,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,他加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几乎是100%。”同事们对他的工作一致认可。从业15年,龙鹏最深的感触是: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五年可以入门,十年能够精通,十五年自然就成了行家。关键是要沉得下心,耐得住寂寞”。

 

以毫米精度 铸就世界地标 当前,龙鹏正带领班组全力攻坚日本桥一丁目、囲町、元利信义等国际项目的竖框加工任务。这些项目对幕墙构件的精度要求极为严苛,误差需控制在0.3毫米以内。面对挑战,龙鹏凭借多年积累的自动化加工经验,反复优化编程参数、调整刀具路径,甚至自主改良夹具设计,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,产品合格率达到99.8%。“每一道划痕都可能影响建筑寿命,我们必须对得起‘远大制造’这块金字招牌。”龙鹏的执着,让“中国精度”赢得国际客户的连连称赞。

“教会徒弟 技术才算真正留下来”

在数铣岗位上不懈奋斗的15年,不仅是龙鹏的青春,更是他作为技术人员不断成长的见证。

作为生产班长,龙鹏带过的徒弟有20多人,其中5人已成为技术骨干。他独创的“理论+实操+复盘”三步培训法,让新员工快速掌握复杂设备操作要点。他说:“远大从中国走向世界,靠的就是一代代工匠的接力奋斗。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份精神传下去。”

从普通技工到行业标杆,龙鹏用15年青春诠释了“远大工匠”的深刻内涵。在远大铝业全球幕墙领军者的征程中,正是无数个如他一般的奋斗者,以毫厘之间的极致追求,托举起一座座世界级建筑的辉煌。他们的故事,正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!